投资哲学
投资哲学的热门问题 (293)
好的,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。在格雷厄姆的投资世界里,可转换债券就像是他工具箱里的一件瑞士军刀,非常巧妙。
要理解它,你不用想得太复杂。
先打个比方:一张自带房产证的彩票
想象一下,你花1000块钱买了个东西,这个东西有两种形态:
默认形态:它是一张“欠条”(也就是债券),每年给你固定的利息,比如50块。几年后,你可以凭这张欠条换回你的1000块本金。
哈喽,很高兴能跟你聊聊格雷厄姆这个话题。你看,很多人一提到格雷厄姆,就想到他那套买股票的“价值投资”理论,但其实他对债券的看法同样是“安全第一”的典范,可以说比选股还要保守。
如果要把格雷厄姆的方法说得通俗点,他评估债券,就像一个极其谨慎的银行家在审批一笔贷款。他关心的不是你能赚多少利息,而是这笔钱能不能连本带息、万无一失地收回来。
下面就是他最看重的几个核心要素,我用大白话给你解释一下:
1.
好的,关于格雷厄姆对“成长股”的谨慎态度,我来分享一下我的理解,希望能帮你搞明白。
格雷厄姆为什么对“成长股”那么小心翼翼?
想象一下你去菜市场买苹果。
A摊位的苹果,又大又红,现在就能吃,品质看得到摸得着。老板卖5块钱一斤。你知道这苹果市场价差不多就是5块,很值。
B摊位的苹果,现在看起来又小又青,根本没法吃。
好的,没问题。我们用大白话聊聊这个话题,希望能帮你理解格雷厄姆这位“价值投资祖师爷”是怎么看待股票估值的。
格雷HAM是如何“给股票估价”的?—— 就像一个精明的二手车买家
想象一下,你要去买一辆二手车。你肯定不会只看车贩子开的价,对吧?你得打开发动机盖听听声音,看看车身有没有撞过,查查保养记录,心里盘算一下这车到底值多少钱。
本杰明·格雷厄姆评估普通股,就跟这个过程非常像。
好的,我们来聊聊本杰明·格雷厄姆这位“价值投资之父”对共同基金的看法。
你把他想象成一位经验丰富、有点爱唠叨但句句是金玉良言的老木匠,而共同基金就是他工具箱里的一件工具。他不会简单地说这工具“好”或“不好”,而是会告诉你什么人用、什么时候用、怎么用。
总的来说,格雷厄姆对共同基金的态度是有条件的认可,但伴随着强烈的警惕。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几个层面来看:
一、他为什么会“认可”共同基金?(优点)
1.
好的,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,因为它触及了格雷厄姆《聪明的投资者》这本书的核心思想之一。格雷厄姆是个非常务实的人,他对人性和市场有着深刻的理解。
在我看来,他认为大多数人最终会(或者说应该)成为防御型投资者,主要基于以下几个非常现实且接地气的原因。
首先,我们简单说下,啥叫“防御型投资者”?
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**“安全驾驶”的司机**。
这位司机不开快车,不跟人飙车,严格遵守交通规则。
好的,我们来聊聊本杰明·格雷厄姆这位“价值投资之父”,也就是股神巴菲特的老师,他对于那些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的“积极型投资者”到底有哪些选股建议。
想象一下,投资世界里有两种人:
防御型投资者:他们就像是想买一辆省心、耐用、安全的家庭轿车。他们不追求极致的性能,只求安稳可靠,别出什么大乱子。
嘿,朋友!聊到格雷厄姆给咱们普通人(他称之为“防御型投资者”)的建议,这可是个经典话题。他的核心思想其实很简单:别亏钱,别买贵了。他不是让我们去追那些热门的、飞上天的股票,而是像逛菜市场一样,挑那些实在、分量足、价格还公道的好东西。
所以,他建议防御型投资者买的股票,不是某个特定行业,而是一类符合他严格标准的“好公司”。
嘿,聊到格雷厄姆给咱们普通人(也就是他口中的“防御型投资者”)的选股建议,这可是个经典话题了。他老爷子的核心思想就是“安全第一”,别瞎折腾,买那些稳当、便宜的好公司。
具体来说,他列了7条金标准,我给你一条条掰扯清楚:
1. 公司规模要足够大 (Adequate Size)
说白了就是: 别买那些没听过的小公司。
为什么呢? 大公司就像海里的大船,小公司就像小舢板。
好的,没问题。咱们不聊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,就用大白话聊聊,格雷厄姆这位老爷子,在挑便宜股票的时候,到底会翻看哪些“说明书”上的指标。
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:他到底看重哪些财务指标?
嘿!聊到格雷厄姆和他的“安全边际”,其实没那么玄乎。你可以把他想象成一个特别精明的购物大师。他买东西(股票)只有一个原则:只在打骨折的时候出手。这个“折扣”就是安全边际。
你好,关于这个问题,我的看法是这样的:
安全边际 ≠ 无脑买便宜货
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,也是很多初学价值投资的朋友容易混淆的地方。
简单直接的回答是:不完全是,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。
安全边际的核心思想不是让你去买A股市场里最便宜的几只股票,而是用一个相对低的价格,去买一个有价值的东西,而这个“低价”和“价值”之间的差额,就是你的保护垫,也就是“安全边际”。
嘿,朋友!聊到格雷厄姆和他的“安全边际”,其实这事儿没那么玄乎。你把它想通了,会发现这简直是投资世界的“常识之光”。
想象一下,你去市场买一件标价100块的T恤,但你心里清楚,这料子、这做工,顶多就值50块。你会买吗?大概率不会,因为觉得亏了。
但如果反过来,一件你觉得款式、质量怎么看都值100块的T恤,现在因为换季清仓,只卖50块。
是的,我个人完全认同 “安全边际是实现投资成功的基石” 这个观点。它不是什么高深的数学公式,更像是一种投资的哲学和世界观。
让我用一个大白话的比喻来解释一下。
什么是安全边际?
想象一下,你要建一座桥,工程报告说这座桥未来需要承载最重10吨的卡车通过。
那么,你会把这座桥的设计承重标准就定在10吨吗?
肯定不会,对吧?万一有辆卡车超载了呢?万一建桥的材料有微小瑕疵呢?万一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恶劣天气呢...
好的,没问题。我们来聊聊这个价值投资里最核心、最重要的概念之一。
什么是安全边际(Margin of Safety)?
想象一下你正在设计一座桥。工程师告诉你,这座桥最多能承受30吨的重量。那么,你会把这座桥的限重标志也设为30吨吗?
肯定不会,对吧?这样做太危险了。万一有辆车稍微超重一点,或者桥的材料因为天气有点老化,桥可能就塌了。
一个负责任的工程师,可能会把限重标志设为10吨。
哈喽,朋友!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,这可以说是格雷厄姆整个价值投资体系的基石。如果你理解了这一点,就等于拿到了打开价值投资大门的钥匙。
简单来说,格雷厄姆看待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的关系,就像看待 “现实” 和 “情绪” 的关系一样。
内在价值 (Intrinsic Value):这就是 “现实”。它是一家公司基于其资产、盈利能力和未来前景,真正值多少钱。
嘿,朋友!很高兴和你聊聊这个话题,这可是价值投资里最经典、最核心的概念之一。
“市场先生”(Mr. Market)这个概念,是本杰明·格雷厄姆这位“华尔街教父”在他那本神作《聪明的投资者》里提出来的,巴菲特老爷子也整天把它挂在嘴边。
咱们用一个大白话的比喻来帮你理解。
首先,"市场先生"到底是个谁?
想象一下,你和你一个叫“市场”的家伙合伙开了一家公司(你买的股票就是这家公司的所有权嘛)。
嘿,朋友,我们来聊聊那个喜怒无常的“市场先生”。这是格雷厄姆在《聪明的投资者》里提出的一个非常经典的比喻,理解了他,你就理解了价值投资的半壁江山。
想象一下,“市场先生”是你的一个生意合伙人。他有个特点:情绪极不稳定,像得了躁郁症。
有时候,他会极度亢奋、乐观,看到的世界一片光明。这时,他会跑过来,给你报一个高得离谱的价格,想买走你手里的股份,或者用天价把他的股份卖给你。
嘿,朋友!“市场先生”(Mr. Market)这个词听起来挺玄乎,但其实是“价值投资之父”本杰明·格雷厄姆在他那本经典著作《聪明的投资者》里,为了让普通人理解股市的脾气,想出来的一个特别形象的比喻。
你可以把他想象成你一个有点神经质的生意合伙人。你们俩共同拥有一家公司的股份,而这位“市场先生”有几个特别鲜明的特点:
他情绪非常不稳定,是个典型的“躁郁症”患者。
好的,我们来聊聊格雷厄姆那个非常经典的“市场先生”(Mr. Market)的寓言。这个故事可以说是价值投资的基石之一,理解了它,你对股市的看法可能会有一个全新的维度。
我会尽量说得像聊天一样,忘掉那些复杂的术语。
市场先生的寓言:一个帮你理解股市的绝佳故事
你可以想象一下,你和一个名叫“市场先生”的人合伙开了一家公司,你们俩各占一半股份。
好的,没问题。我们来聊聊格雷厄姆对“平均收益”这个概念的看法,我会尽量用大白话把它讲清楚。
格雷厄姆为什么不看“当年利润”,而要看“平均收益”?
想象一下,你准备买一家街角的包子铺。
你问老板:“你家店赚钱吗?”
老板眉飞色舞地拿出今年的账本说:“赚翻了!今年净赚了20万!”
你一听,不错啊!但如果你是个像格雷厄姆一样聪明的人,你不会只看这一年的账本。